亞得里亞海的陽光,或許比日內瓦的燈光更能吸引某些人。這并非妄言,而是對近來歐足聯主席切費林先生在2023年女足歐洲杯上的“神龍見首不見尾”所作出的最直接解釋。 他出現在瑞士蘇黎世的開幕式上,然后,便如同人間蒸發。小組賽、淘汰賽,甚至半決賽這樣關鍵的比賽節點,這位歐足聯的掌舵人,都選擇了缺席。直到決賽前夕,才傳出他將現身的消息。這期間,歐足聯的回應閃爍其詞,媒體的追問石沉大海,直到一張切費林與德約科維奇、莫德里奇、科瓦契奇等名流在克羅地亞科爾丘拉島上休閑度假的照片曝光,才算勉強給出了一個解釋。 巧合的是,這張照片發布的當天,英格蘭女足在日內瓦力克意大利,挺進決賽。而歐足聯的總部,就在距離日內瓦咫尺之遙的尼永。這個地理位置上的巧合,更添幾分耐人尋味的意味。面對媒體的詢問,英格蘭隊的中場大將凱拉·沃爾什顯得云淡風輕,“我壓根不知道他來沒來,也許他來不了吧,我專注于比賽。”西班牙女足巨星亞歷克西婭·普特利亞斯則表示,“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來,也許在電視上看球賽了呢,我猜的。” 球員們的反應,頗有些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”的味道。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歐足聯去年發布的六年戰略規劃《不可阻擋》。文件中,歐足聯豪言壯語,承諾投入10億美元,大力發展歐洲女足。這份雄心勃勃的規劃,如今卻被切費林的缺席狠狠打臉。對比一下他去年在男足歐洲杯上的表現,至少觀看了九場比賽,如此鮮明的對比,讓人不得不質疑,這“不可阻擋”的承諾,究竟幾分真,幾分假? 這種態度,與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形成鮮明對比。因凡蒂諾雖然也因休假缺席了部分女足世界杯的比賽,但至少在世界杯期間在新西蘭待了五天,還觀看了2025年女足歐洲杯的兩場四分之一決賽。這至少展現了一種態度,一種對女子足球賽事的重視。 切費林的缺席,絕非單純的個人行為,而是牽涉到對女足發展戰略的執行力,乃至對歐足聯領導層的公信力的問題。他缺席的,不僅僅是幾場比賽,更是歐足聯對女足的承諾。而這些承諾,早已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,它們代表著巨額的投資,代表著無數女足運動員的汗水和夢想。 更值得玩味的是,切費林的年薪高達325萬瑞士法郎,此外還有國際足聯副主席的30萬美元年薪。這筆不菲的收入,無疑為他的行為蒙上了一層陰影。尤其是在歐足聯通過修憲條款,讓他可以連任至最多15年之后,這種“高枕無憂”的姿態,更顯得與他缺席女足歐洲杯的舉動格格不入。 有人說,他是在享受假期,是在放松身心。然而,這樣的解釋,很難令人信服。在歐足聯全力推動女足發展的大背景下,一位掌舵人的缺席,帶來的不只是個人形象的受損,更會對這項運動的未來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。 這是一場無聲的比賽,但這場比賽的意義,絕不亞于任何一場在綠茵場上進行的比賽。它關乎歐足聯的公信力,關乎女足的未來,也關乎足球世界對性別平等的承諾。而切費林先生的缺席,無疑成為了這場比賽中最引人注目,也最令人遺憾的一幕。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缺席,更是對歐足聯長期承諾的背叛。1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,在切費林先生亞得里亞海的假期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。那些為這項運動付出汗水和淚水的球員們,她們的努力和付出,是否得到了應有的尊重? 這不僅僅是體育新聞,更是社會新聞。它反映的是權力、責任與承諾之間的微妙關系。當掌權者將個人享受置于職業責任之上,那么,這項運動的未來,又將何去何從? 在商業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,體育的競技性和商業性始終在尋找平衡點。而切費林先生的行為,則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,這平衡點,究竟在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