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足球的欠薪頑疾,再次浮出水面。兩家俱樂部,一男一女,都成了拖欠薪資的“慣犯”。 河南足球俱樂部,這支曾幾何時風光無限的球隊,如今卻因77萬余元的欠薪,成為職業道德的污點。中體仲裁字(2025)12號裁決書,如同擺設,無力震懾這起公然蔑視法律的行為。 更令人唏噓的是,長春大眾卓越女子足球俱樂部,同樣深陷欠薪泥潭。24萬元,或許對于俱樂部來說是九牛一毛,但對于那些為夢想拼搏的鏗鏘玫瑰而言,卻是血汗錢,是生活的保障。中體仲裁字(2024)28號裁決書的生效,仿佛石沉大海,毫無波瀾。 這些案例,再次暴露了中國足球管理體系的漏洞。欠薪事件頻發,不僅損害了球員的權益,也嚴重影響了中國足球的形象和發展。 法律的威懾力何在?監管部門又該如何有效介入,才能避免更多類似悲劇的發生? 這,才是我們更應該深思的問題。 希望這些欠薪的俱樂部,能夠盡快履行法律義務,還球員一個公道。